超实用秘籍 ·植物组团配置

超实用秘籍 ·植物组团配置

植物组团,总体来说,组团是由不同种类、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植物,经过合理的搭配,并且具有层次、色相色彩、视线凝聚作用,让人觉得舒适好看的植物群组。

但是如何能才能把这个“团”组好,不是个简单的问题。首先你要对植物本身了如指掌,比如 植物高度、树形、色彩、季相等等。

现实生活中的小事也是这样,高高的堂叔到我家串门的时候,总会开着玩笑说:“长的太高了也别扭,到了谁家里都得低着头才能进去。”说着就低着头迈进了门槛,往往我母亲就会接上一句:“是因为你长的高了,俺这门容不下你。”不知是表扬,还是批评,总会引来一阵阵笑声。假如堂叔到我家进门时不低头,必然就会碰着头,自己造成了小痛苦,别人也跟着不自在,哪还有低着头走进去换来的那种欢笑?

记得前些年我到石林、桂林游览时,遇到了一个个美丽自然的石洞,洞口都比平常人低,奇特的造型充满了神秘和诱惑,这就是需要我们低头的时候。假若不进去,就不知里面有什么风景和奇特的构造,有时还会留下遗憾;假如进洞口时不低头,就会被碰头甚而被碰得头破血流。这个时候,无论怎么显赫、富有的人物,都低下了昂贵的头,弯下了最贵的腰,去探寻石洞里的风景。 (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这些看来都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说明了一个道理,现实生活中,在我们实现美好理想和远大目标的征途上,有时需要我们昂首阔步,奋勇前进;有时需要我们低头弯腰,才能跨过这道关键的门槛,获得成功。智者懂得:能低者,方能高,能屈者,方能伸。

你是一个太重感情的女人吗?每晚9点半,我都会在这里陪伴着你。喜欢夜叔,就把【睡前伴你夜听】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一起关注吧,晚安!

@睡前伴你夜听

展开全文

组团大致分为: 上层结构(大乔木、中等乔木、大灌木/小乔木), 中层结构(大灌木、中等灌木球、小灌木球和石头), 下层结构(背景小灌木、中层小灌木、前景小灌木、收边小灌木), 地被植物。并且组团还要做到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比例为1:3。

通常乔木来营造空间,二乔形成视线的焦点,灌木体现植配的风格。

在做配置方案是,要找到理由、结合功能,考虑人的体验和感受,品种其次。当你把握不好时,就把你配的植物从平面拉出立面草图勾一勾,大概就知道改哪里了。千万不要有空隙就塞一棵,也不要“撒豆子”,要寻找之间的联系。

附带不同分类植物在不同住宅类型构成比重标准

在一个组团内要考虑植被的立面效果,简单理解就是要有型,轮廓线要保证有骨架大树撑着,其他的二乔灌木就不容易散掉。

下面来具体说说不同层次的植物配置

两层结构:

乔木+地被(草坪):通过简单的乔木层与低矮的地被或草坪进行搭配,用于表现一种简洁、通透的林下空间。适用于景观树概念、造型概念、主题林概念、色带概念灌木+地被(草坪):通过灌木与地被(草坪)的组合,实现视线的半阻隔。一般用于两个组团之间的过渡。而这些植物之间的搭配,也是有许多固定组合的,比如白桦这种据说有眼睛的树,就有多种搭配。白桦林+波斯菊、白桦林+鼠尾草,等等。

三层结构:

三层结构作为绿地中典型植物组团的主体形式,它相对尺度较大,同种基调植物数量较大,在中间区域成片、成线种植,形态较简洁。

搭配完美植物组团案例

组团式配置在平面图中的表现

组团式配置手绘图

组团式配置美图

注: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供学习和交流,若有涉及到版权及内容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我将第一时间处理,谢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