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你提供的这三张图片(尤其是后两张)完美地展示了在广联达BIM土建计量平台(GTJ)中处理楼梯的完整流程。从你的问题“怎么建模算量”可以看出,你已经超越了“如何画”的层面,进入了工程应用的核心阶段。
下面我将结合你的图片,为你详细讲解在广联达软件中为这个楼梯建模并计算工程量的标准步骤。
广联达楼梯建模算量核心流程
广联达处理楼梯的核心思想是:识别创建 → 参数化修改 → 自动算量。你的第二、三张图正是“识别创建”阶段的界面。
第一步:前期准备(导入CAD图)
新建工程:正确设置工程名称、计算规则、清单库、定额库、抗震等级等。
导入CAD图纸:
在【建模】界面,点击【图纸管理】→【添加图纸】,选择你手上的电子版CAD图(最好是和你的图片一致的DWG文件)。
你的第三张图左上角就有 “图形识别” 按钮,这是后续操作的关键。
定位图纸:将导入的CAD图纸与软件的轴网对齐,确保位置准确。
第二步:核心操作——识别楼梯(基于你的图片)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软件可以智能识别你图纸中的楼梯参数。
找到命令:在【建模】页签下,找到【楼梯】→【识别楼梯】。
提取边线:点击“提取楼梯边线”,然后鼠标单击图纸中楼梯梯段的轮廓线(你图中红色的线条)。右键确认。
提取标注:点击“提取文字标注”,然后鼠标单击图纸中所有的楼梯尺寸标注,如 8×260=2080、 1350(梯段宽)、 DT3 h=110mm 等。右键确认。
这一步是软件的精华,它能把文字标注自动转化为楼梯的属性参数。
自动识别:点击“自动识别”按钮,软件会自动分析你提取的图线和标注,并在图中搜索符合条件的楼梯。识别成功后,图中会生成一个绿色的楼梯图元。
第三步:检查和修改参数(确保算量准确)
自动识别不一定100%完美,必须进行核对和修改。这是影响算量结果正确性的最关键一步。
选中楼梯图元:双击识别生成的绿色楼梯,会弹出“楼梯属性编辑框”。
核对关键参数(对照你的第一张图纸):
楼梯类型:选择正确的类型,如“标准双跑楼梯”、“剪刀梯”等。从你的图看,这是一个双跑楼梯。
踏步总数:根据标高计算。你的图1中首层到4.000米,踏步数应为 4000 / 设计踢面高。
踏步高度/宽度:软件会自动填入识别到的数据,如 (踢面高)166.67和 (踏面宽)260。你需要根据设计说明(图1中的 DT3 h=110mm是梯板厚度,不是踏步高)手动校准。
梯段宽度:核对是否为 1350或 1370。
休息平台尺寸:检查软件自动生成的平台长、宽是否正确(你的图中有1500, 1840等尺寸)。
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结构说明选择,这会影响混凝土工程量。
标高信息:务必核对楼梯的起始标高和终止标高(你图1右侧的 -1.575, ±0.000, 2.833, 3.870, 4.000),这是算量基础。
第四步:计算并查看工程量
模型建立并核对无误后,算量就是全自动的。
汇总计算:点击软件左上角的【汇总计算】按钮,软件会计算整个工程的所有工程量。
查看工程量:选中楼梯图元,点击【查看工程量】,会弹出详细的清单。
主要输出量:
混凝土体积:楼梯的混凝土用量(立方米)。
模板面积:支撑楼梯混凝土的模板接触面积(平方米)。这是造价的重点。
装修工程量:如果定义了地面、天棚、墙面装修,会自动计算楼梯的相应面积。
栏杆长度:如果需要,也可根据识别到的扶手线计算长度。
针对你图片的特别说明和技巧
图1(详细施工图):这是你核对参数的最高依据。所有尺寸、标高、文字说明(如 DT3 h=110mm)都必须与软件属性框里的参数一致。
图2 & 图3(广联达界面):
“图形识别”功能:就是你看到的核心功能,极大提升了效率。
“测量”工具:如果你对自动识别的尺寸不放心,可以用这个工具手动测量CAD图上的距离进行复核。
“图纸对比”功能:可用于将你建好的模型与原始CAD图叠加对比,检查是否有偏差。
“标注设置”和“比例”:在导入CAD图后,如果发现尺寸不对,很可能是比例问题(比如CAD图单位是mm,软件识别成了m)。可以用这些功能进行调整。
总结与建议
流程总结:导入图纸 → 识别边线和标注 → 自动生成 → 仔细核对属性 → 汇总计算。
核心要点:“识别”省力,但“核对”省心。绝对不能完全依赖自动识别,必须人工逐一核对参数,特别是踏步数和标高。
实战建议:
就按照你手上的图纸,在软件里完整操作一遍这个流程。
遇到哪个参数不知道如何填写,随时可以对照你的图1来找答案。
完成建模后,一定要使用“三维查看”功能,立体地检查一下楼梯模型是否正确,平台位置、踏步数量是否合理。
如果你在操作具体步骤时遇到问题(例如某个参数在软件的哪个位置填写),可以随时再问!祝你建模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