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哈马蓝洞因其绝美的风景而闻名于世,深受世界各地潜水者的追捧。如此美丽的天然风景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是如何被淹没在海里?今天,每天一谜带大家探讨一下这个神奇的蓝洞之谜。
之所以称它为“蓝洞”,是因为其从上面看是蓝色的充水洞窟,是一种下沉式地貌。蓝洞有两种:一种是身处于海洋,另一种是在内陆。海洋蓝洞是指浅水水下洞穴,而内陆蓝洞是指内岛的下沉洞穴,巴哈马蓝洞属于前者。
巴哈马蓝洞位于巴哈马安德罗斯岛附近海域。安德罗斯岛是巴哈马最大的岛屿,其东侧有一条又深又长的水道,被称为“大洋之舌”,巴哈马蓝洞的入口就在这条水道上。巴哈马蓝洞全长800米,形似张嘴的海豚,洞内布满了各种形状的钟乳石和石笋,洞壁上也布满了各种海绵。热带鱼在它们之间自由穿梭。蓝洞的整个洞穴都被淹没在水下,直接通向大海,而且经常有湍流进出洞穴。涨潮时,蓝洞口出现漩涡,将附近的海水吸入;退潮时,不断从洞口喷出蘑菇状的水团。出于这个原因,巴哈马人称蓝洞为“喷水洞”或“沸腾洞”。由于潮汐不断的潮起潮落,蓝洞的入口很少安静,而且在涨潮和退潮时潜入洞穴是非常危险的。潜水员要想进入洞穴,必须在涨潮和退潮之间的短时间内进入洞穴,而且出来的时候必须选择同一时间出来。 ,一般这个短暂的“安全”时间只有20分钟。尽管每个人都很小心,但有几名潜水员进入了蓝洞,再也没有出来——他们因为氧气耗尽而死在了洞里。
展开全文
一些当地人认为,蓝洞里住着一只名叫“拉斯卡”的怪物。这个怪物有鲨鱼的大小和像鲨鱼一样锋利的牙齿,但它的身体像章鱼一样,有许多敏感的触手。每当拉斯卡用触手将食物拖入海底的巢穴中,慢慢享用时,洞口处就会形成一个漩涡,漩涡附近的一切都被吸入洞中。至于从洞口喷出的水团,则是拉斯卡吐出食物残渣造成的。
那么,这个天然洞穴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会被淹没在海底?实际上,巴哈马主要由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厚的石灰岩形成,约形成于1.3 亿年前。石灰岩一部分暴露在海中,一部分淹没在海里。众所周知,石灰石更容易被雨水和流水侵蚀。因此,在漫长的岁月中,海上的一些岩石被风、雨和海水侵蚀,形成洞穴和地下通道。一百万年前,地球被冰川覆盖,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低约200米。而大约 15,000 年前,地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巴哈马部分地区坠入大海。如今,石灰岩已达到海面以下 8,000 米。蓝洞所在的位置就是被海洋侵蚀的地方之一,所以被淹没在了海洋中。在被海水淹没之前,这里原本是一个巨大的洞穴。潜入水中后,多孔松散的石灰质顶层在海水和地震的影响下坍塌,形成一个巨大的开口,这就是美丽的蓝洞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